這三天的研習最讓我不想打瞌睡的主題恰巧是關於睡眠。
講著陳昌偉心理師相當的風趣,一上台就半開玩笑地說道:『我知道大家參加研都很辛苦,如果您想睡覺的話,敬請大方地睡吧,我會覺得很有成就感的,因為我的工作就是讓我的個案睡著。』
他的演講內容最吸引我的部份有二:晚睡晚起的原因以及打鼾對睡眠的影響。
人類有一套睡眠的恆定機制(Homeostatic Process),該機制控管我們什麼時候該睡覺,什麼時候該清醒,夜貓族日夜顛倒的主因即與該系統中的生理時鐘有關。睡眠專家的研究指出人類生理時鐘的週期其實是略大於二十四小時的,部份青少年的週期甚至是二十六小時左右;若是沒有外在刺激制衡的話,生理時鐘往後延遲的傾向將越演越烈。
【調整生理時鐘的最好方法是控制起床的時間,並於清晨的時候接受足夠的光照。】
在還沒參加這次研習之前,我已獲悉打鼾所隱含的潛在危機:睡眠呼吸中止症。陳心理師除了說明患者的症候外,一併評析打鼾者的睡眠品質。相對於一般人對於打鼾者呼呼“大”睡的迷思,常常打鼾的人睡眠品質是很低落的,因為打鼾行為無法醞釀出深眠期,患者只能在苟活於『淺眠期』中。
【若要徹底根治這樣的生理限制,恐怕得到睡眠中心掛號去。】
題外話:今天終於趕在R回國前與她相見,跨越半個地球的相遇一旦錯過,可還得等上好幾年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