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珍愛來臨』(Becoming Jane)講得是珍‧奧斯汀(Jane Austen)二十歲那一年的青春記事,實質上卻比較接近『傲慢與偏見』前傳之轉譯。
女主角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美則美矣,演珍似乎太過於秀麗,跟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相比,她似乎少了慧詰的眼神與凌厲的唇齒。男主角更是詹姆斯‧麥艾維(James McAvoy)十足的痞子樣,不太像是聰明女人會看上的演的心上人。
過去我對於珍筆下“男有分、女有歸”的完美結局總有些不以為然,不太能認同她非得安排女主角嫁給豪門大戶不可的“刻板”安排。看完『珍愛來臨』後,我方才體誤其將愛情生活的失意沮喪昇華為一本本浪漫小說的沈重寄託。
2 則留言:
咦,我會不會一下留太多?!你看的片子剛好都是我有看的...
說實在,我覺這部"becoming Jane"拍的不甚佳,劇情太過薄弱牽強了。
說到Jane自己的故事,推薦你去找一下BBC拍的影集,有部叫"Persuasion",是她生平最後的一部小說,其實這個故事也是她個人人生的投射,只不過,女主角終究有了她一貫會給的好結局,就像"贖罪",現實做不到,只好寄託書本來完成吧?
Dear Kapa:
"Persuasion"正巧在排在我的待看名單呢,只是因為台灣這邊要挖到BBC的片子還真不容易,所以一直無法網羅此部好戲。
(謝謝推薦!)
張貼留言